杨慧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咽喉嗓音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着力聚焦成人与儿童咽喉及嗓音疾病的精准诊疗和跨学科探索,以及头颈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课题组人员构成丰富,现有成员30余名。课题组累计项目经费近千万元,在研经费近300万元,团队成员在Bioactive Materials, Advanced Science,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Smart Materials in Medicine, Tissue Engineering,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Translational Oncology, Theranostic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屡获业内高度认可。获批发明专利10余项,主编和参编专著10余部,其中一部荣获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物称号。
团队在多个前沿领域深耕不辍,研究方向涵盖咽喉及嗓音疾病、头颈肿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具体研究内容涉及再生医学、生物材料、免疫治疗、分子机制研究及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
(1)咽喉嗓音疾病的临床标准化研究:利用华西医院及公共数据库的大规模临床数据,建立国际化的咽喉嗓音疾病诊疗流程和评价标准,涵盖发病机制、病程进展、治疗方案优化及疗效评估,力求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诊疗路径。通过与功能性磁共振研究室等中心跨学科合作,发展新型嗓音保护与康复技术,推动咽喉嗓音疾病的精准化治疗。
(2)人工智能技术在嗓音分析和喉镜图片中的应用:团队率先将人工智能算法引入嗓音分析和喉镜图片综合处理,开发自动化、智能化的诊断工具。通过AI驱动的数据处理与生物学机制分析,提升疾病早筛及预后评估的效率与准确性,打造智能化、无创的疾病检测和预警体系,助力咽喉嗓音疾病的早期识别和精准治疗。
(3)组织工程与生物材料的创新应用:基于组织工程技术开发新型生物材料,探索其在咽喉嗓音疾病,如声带粘连、声带损伤等方面的应用,关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及降解性等,为咽喉组织再生、重建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材料学支持。通过多物种嗓音疾病模型和干细胞工程技术等,模拟咽喉部组织的生理结构及病理变化,为再生医学的临床转化提供可能。
(4)头颈肿瘤的免疫机制及创新治疗:通过系统绘制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图谱,筛选出特异性抗体并识别关键免疫靶点,为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和靶点。团队致力于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和新一代细胞治疗手段的优化,并加速肿瘤治疗性疫苗和靶向药物的开发,以期为头颈肿瘤患者带来更有效的精准治疗选择。
(5)头颈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整合全基因组测序、ATAC-Seq、ChIP-Seq和转录组学等多组学技术,系统探究头颈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机制,力求揭示潜在的致病途径和调控网络。研究重点聚焦染色质外环状DNA (ecDNA)及其与自身、染色质、蛋白等互作对基因表达和细胞命运的影响,深入探讨驱动癌细胞的异常增殖与侵袭行为的机制。通过探索肿瘤微环境中ecDNA的形成及其与转录因子、表观遗传修饰等的关联机制,识别可能显著影响肿瘤进展的潜在靶点,为精准靶向治疗和新型免疫疗法的设计奠定基础。
(6)肿瘤力学在喉部疾病中的研究:重点着眼于声带振动对喉癌和其它喉部良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机制研究,通过定制化振动模型,系统评估声带振动各参数对喉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结合组学数据,揭示声带振动对喉部疾病的影响机制,有望为喉癌的早期干预和创新治疗策略提供新靶点及科学依据。
(1) PI及博士后:
博士生导师,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咽喉嗓音中心负责人,四川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嗓音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咽喉嗓音言语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咽喉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女医师协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四川省保健专家委员会会诊专家等,担任《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获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曾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及省市级课题10余项,包含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研发课题2项,负责课题经费600万元,已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8部,执笔或参与了国内咽喉嗓音亚专业多个共识及指南的制定。
专业上,是四川省嗓音医学奠基人及咽喉嗓音亚专业学术带头人,在其带领下开创了四川省嗓音医学的发展,构建了完整的咽喉亚专业体系,培养了高素质人才梯队;在咽喉嗓音疾病标准化诊治、嗓音功能评估检测、高水准专业治疗等方面开辟了本省先河;在少见病及疑难重症的攻克、新技术、新手术的开展和应用推广、区域协同诊治等方面亦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开展了喉蹼瘢痕松解+硅胶模植入术、喉部脂肪筋膜注射填充术、杓状软骨部分切除术、叠加高频喷射通气、鼻咽喉早癌筛查、成人及儿童嗓音训练等数十项新技术,全面填补西南地区相关领域的空白,引领了四川省咽喉嗓音亚专业的发展。
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耳鼻咽喉科学博士,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咽喉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女医师协会耳鼻咽喉专委会委员,Biomaterials Translational杂志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组织工程技术及生物医学材料在咽喉嗓音疾病的应用与基础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Bioactive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Tissue Engineering Part B-reviews,FASEB Journa等杂志发表高质量论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权2项;作为指导老师带领本科生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获得全国三等奖,指导本科生参加2023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国家级且结题评为“优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博士后研发基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讲师,助理研究员,医学博士。致力于咽喉嗓音疾病的临床研究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嗓音疾病中的应用研究,通过深入分析疾病的病理机制来优化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嗓音分析和医学影像中的应用,以提高咽喉嗓音疾病的识别准确性。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探索分析嗓音信号和影像的智能系统,挖掘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和疾病的相关因素,实现对患者的实时分析和评估,为临床工作提供快速决策支持。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SCI论文。主持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职博士后研发基金项目1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医学博士。长期致力于头颈部肿瘤生物标志物筛选,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研究,通过多组学分析及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结合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图谱,找出可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作用靶点,进一步提高基因编辑,新一代细胞治疗技术以及肿瘤治疗性疫苗研发技术,为头颈部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SCI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职博士后研发基金项目1项。
(2)技师团队:
主管技师,医学硕士,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咽喉专委会常委。致力于鼻咽喉肿瘤的筛查、内镜下咽喉嗓音相关疾病诊断及微创治疗,在痉挛性发声障碍、声带白斑、声带息肉、声带粘连及喉接触性肉芽肿等疾病的内镜下微创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能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主要参与团队嗓音相关临床研究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嗓音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主研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中文论文1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申报新技术3项。
,
主管技师,医学硕士,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喉科专委会委员。致力于耳鼻喉和嗓音相关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治疗,擅长内镜早期癌症筛查、功能性发声障碍治疗。主要参与团队的嗓音相关临床研究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语音疾病中的应用。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和中文论文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
医学硕士,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喉科专委会委员,曾去往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交流一月。致力于咽喉嗓音相关疾病的诊疗,擅长内镜早癌筛查、儿童和成人嗓音疾病的矫治和功能康复。主要参与团队的嗓音相关临床研究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言语嗓音疾病中的应用。以第一作者(包括共一)身份发表SCI和中文论文共7篇。
四川大学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学士,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病理学在职硕士在读,任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咽喉嗓音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嗓音言语治疗及耳鼻喉内镜相关工作,擅长结合喉镜及计算机嗓音评估针对不同嗓音问题为患者制定嗓音治疗策略,包括声带小结、声带运动障碍、功能性发声障碍等。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及中文论文2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
(3)在读博士:
董怡君 高娅娅 肖浩 熊茗 欧阳鸣远
(4)在读硕士:
莫微 景星滔 张宏慧 喻清莉 曾品富
(5)团队助理:
男,农学硕士,2024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专业,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知识。同年7月加入团队担任实验助理,主要负责协助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一线研究工作,积极支持团队在头颈肿瘤和咽喉嗓音疾病的基础及转化研究中的多项科研任务。
,
女,理学学士,2023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次年5月进入课题组担任科研助理,主要负责协助课题组日常事物管理,确保项目的有序推进;负责临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构建并维护咽喉专病数据库,参与数据质量控制与初步分析,积极支持课题组研究项目的进展和管理。
团队与国内外多个知名研究机构和课题组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咽喉嗓音疾病及头颈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合作单位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影像研究所等。
诚挚邀请对本课题组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学者、学生及行业伙伴与我们取得联系,携手探索合作的无限可能。联系方式:yhtd163163@163.com。期待您的来信!
(1) Zou CY, Hu JJ, Lu D, Li QJ, Jiang YL, Wang R, Wang HY, Lei XX, Li-Ling J, Yang H, Xie HQ. A self-fused hydrogel for the treatment of glottic insufficiency through outstanding durability, extracellular matrix-inducing bioactivity and function preservation. Bioact Mater. 2022 Dec 13; 24: 54-68.
(2) Dong Y, Zhang Z, Luan S, Zheng M, Wang Z, Chen Y, Chen X, Tong A, Yang H. Novel bispecific antibody-drug conjugate targeting PD-L1 and B7-H3 enhances antitumor efficacy and promotes immune-mediated antitumor responses. J Immunother Cancer. 2024 Oct 2;12(10): e009710.
(3) Lei XX, Zou CY, Hu JJ, Fan MH, Jiang YL, Xiong M, Han C, Zhang XZ, Li YX, Zhao LM, Nie R, Li-Ling J, Xie HQ. A Self-Assembly Pro-Coagulant Powder Capable of Rapid Gelling Transformation and Wet Adhesion for the Efficient Control of Non-Compressible Hemorrhage. Adv Sci (Weinh). 2024 Jan;11(4): e2306289. doi: 10.1002/advs.202306289. Epub 2023 Dec 3.
(4) Hu JJ, Wang M, Lei XX, Jiang YL, Yuan L, Pan ZJ, Lu D, Luo F, Li JH, Tan H. Scarless Healing of Injured Vocal Folds Using an Injectable Hyaluronic Acid-Waterborne Polyurethane Hybrid Hydrogel to Tune Inflammation and Collagen Deposition.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2 Sep 28;14(38):42827-42840.
(5) Kong W, Dong Y, Yi S, Mo W, Yang H. High-risks drug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Cetirizine and Loratad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diseases: A retrospective pharmacovigilance study based on the 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database. Clin Transl Allergy. 2024 Sep;14(9): e12392.
(6) Xiong M, Hu JJ, Yao ML, Song TT, Zhao L, Mou BQ, Qian YX, Zheng MJ, Dong YJ, Wang HY, Zou J, Yang H. Single-cell sequencing of head and neck carcinoma: 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 and prognostic model based on malignant epithelial cell features. FASEB J. 2024 Jan;38(1): e23354.
(7) Zheng M, Zhang Z, Yu L, Wang Z, Dong Y, Tong A, Yang H. Immune-checkpoint protein VISTA in allergic, autoimmune disease and transplant rejection. Front Immunol. 2023 Jun 26; 14: 1194421.
(8) Zheng M, Yu L, Hu J, Zhang Z, Wang H, Lu D, Tang X, Huang J, Zhong K, Wang Z, Li Y, Guo G, Liu S, Tong A, Yang H. Efficacy of B7-H3-Redirected BiTE and CAR-T Immunotherapies Against Extranodal Nasal Natural Killer/T Cell Lymphoma. Transl Oncol. 2020 May;13(5):100770. doi: 10.1016/j.tranon.2020.100770. Epub 2020 Apr 13.
(9) Zheng M, Wang Z, Li M, Yang N, Lu H, Zhang Z, Dong Y, Chen Y, Zhu Z, Tong A, Yang H. A novel SLC3A2-targeting antibody-drug conjugate exerts potent antitumor efficacy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ncer. Transl Oncol. 2024 Jul; 45: 101981.
(10) Dong YJ, Hu JJ, Song YT, Gao YY, Zheng MJ, Zou CY, Xiong M, Li-Ling J, Yang H, Xie HQ.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Urine-Derived Stem Cell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Tissue Eng Part B Rev. 2024 Apr;30(2):176-197. doi: 10.1089/ten.TEB.2023.0100. Epub 2023 Sep 22.
(11) Dong YJ, Zhang HH, Liang JQ, Gao YY, Xiong M, Yang H. Laryngeal paraganglioma: The analysis of misdiagnosed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Head Neck. 2024 May;46(5):1234-1247. doi: 10.1002/hed.27762. Epub 2024 Mar 27. PMID: 38533762.
(12) Yu L, Hu J, Xu T, Ren J, Pan Z, Yang H, Lu D.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Mandarin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of the Voice Fatigue Handicap Questionnaire. J Voice. 2024 Jan;38(1):112-119. doi: 10.1016/j.jvoice.2021.07.025. Epub 2021 Sep 13.
(13) Yu L, Zheng M, Ren J, Hu J, Lu D, Yang H. 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 with cricohyoidoepiglottopexy for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icatricial stenosis: Safety and efficacy. Head Neck. 2021 Sep;43(9):2634-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