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泽艳 华西医院耳鼻喉科
2025年4月12日,华西耳鼻喉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HXENT-UCP)第六期讲座活动于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综合楼B102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一名青年医生的科研成长经历"为主题,旨在通过任建君老师的亲身经历,为医学本科生搭建科研启蒙的桥梁,激发学术热情,指引发展方向。活动吸引了UCP项目本科生及2023级临床医学501班学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十年磨剑:一部鲜活的科研成长史
任建君老师以时间轴形式,生动还原了自己从临床本科学习到成长为博士后导师的漫漫求学之路。从本科阶段的科研萌芽,到博士期间的攻坚克难,再到作为PI带领团队开展创新研究,每个阶段都辅以详实的案例和数据。通过展示不同成长阶段的关键选择节点,任老师为同学们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学术发展路径,并强调:"科研没有捷径,但正确的方向能让努力事半功倍。"
团队之道: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创新
在团队建设专题中,任老师分享了"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参与基础实验、硕士生主导课题模块、博士生统筹项目推进。"科研不是孤独的修行,"任老师指出,"我们每周的组会不仅是进度汇报,更是思维的碰撞。"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科研协作的价值。
科研方法论: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解析
在核心分享环节,任老师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科研能力模型:
1.创新洞察力培养:强调文献精读的"三层次法"(泛读-精读-批判性读),展示如何建立"问题嗅觉" ;
2.平台建设智慧:重点介绍耳鼻喉生物样本库的搭建历程、队列建设以及华西耳鼻喉专病队列管理;
3.研究方向选择:以"临床问题导向"为例,展示如何从日常诊疗中发现科学问题,最终转化为科研项目。
学子反响:点燃科研激情
会后,同学们就"本科科研入门路径""临床与科研的时间分配"等问题展开讨论。2023级王同学表示:"任老师将十年经验浓缩成两小时的精华,让我明白优秀科研工作者既要会做实验,更要会'思考实验'。"
HXENT-UCP项目自成立以来,已陆续推出"写作培训""技能实训""经验分享"等系列系列活动。项目负责人任建君老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传承式的交流,让华西的科研火炬代代相传。"本次沙龙不仅展现了华西医学教育的深厚底蕴,更为医学新生代的科研之路播下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