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耳鼻喉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HXENT-UCP)第十二期活动于2025年1月13日下午2点在新八教6016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以“大学生竞赛经验交流及辅导会”为主题,由任建君老师主持,特别邀请共青团中央“创青春”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文龙老师担任辅导嘉宾。李文龙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竞赛指导经验,与同学们分享了大学生竞赛的备赛技巧和实践心得,为即将参加2025年各类大学生竞赛的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备赛方向和宝贵的实用建议。
竞赛经验分享,助力精准备赛 活动伊始,任建君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大学生竞赛,充分利用赛事平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随后,李文龙老师结合多年带队经验,从参赛准备、团队协作到材料优化,为同学们深入剖析了大学生竞赛的核心技巧。 李文龙老师指出,大学生竞赛的关键在于选题的创新性与实际价值。一个优秀的选题不仅需要具有学术意义,还应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同时充分发挥团队的学术优势。他强调,合理的团队协作和导师指导是确保项目高效推进的重要因素,团队成员需明确分工,保持沟通,而导师的支持则能为项目提供有力的学术保障。 在谈到参赛材料的准备时,李文龙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 1. 突出亮点:材料应紧扣比赛主题,清晰展示项目的创新性和核心价值; 2. 确保真实性:所有数据和结论需真实可靠,避免因数据问题而失分; 3. 优化表达:材料逻辑应清晰流畅,语言精炼,同时可借助图表或视频增强直观性和吸引力。 此外,李文龙老师特别提醒同学们,熟悉每项比赛的评分规则至关重要。不同赛事在评分标准上各有侧重,例如选题的新颖性、团队协作能力或项目的实际转化价值。参赛团队需有针对性地优化准备方案,确保精准把握得分点。 积累竞赛经验,打造学术品牌 李文龙老师还鼓励同学们将竞赛视为一个展示能力、积累经验的平台。他指出,大学生竞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更是打造个人学术IP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竞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 互动热烈,反响积极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选题方向、团队建设和评分规则等方面与李文龙老师展开讨论。李文龙老师耐心解答了大家的疑惑,并根据不同比赛类型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活动最后,任建君老师对本次分享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鼓励同学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迎接未来的竞赛挑战,深入研究赛事规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赛计划,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竞赛中展现个人能力与团队风采。 提升能力,共创佳绩 本次活动得到了参会同学的一致好评,他们表示,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了各类竞赛的特点和备赛方法,对未来的参赛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未来,HXENT-UCP项目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为同学们搭建更多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助力他们在学术与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编辑:夏晓旭 审核:任建君